致 親愛的――莎士比亞十四行詩

{{ _getLangText('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') }}邱錦榮
{{ _getLangText('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') }}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
2023年10月25日
ISBN:9789571477060
{{ _getLangText('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') }}
{{ _getLangText('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') }}
{{ activityObj.name }}

{{_getLangText("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") }}

玫瑰的美永不凋謝

愛的芬芳也不因為時間而改變

 

★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邱錦榮教授全新力作

★首部結合史學/文學/美學,多方視角切入,深入淺出,全面剖析十四行詩

詩集前半部頌嘆的美少年究竟是誰?

十四行詩的現代價值是什麼?

現代人該如何讀懂十四行詩?

 

莎士比亞做為西方文學史的代表,以38部劇作、154首十四行詩,以及其他詩歌傳頌於世。其劇作自十七世紀以來在劇院裡傳唱不輟,並作為後世作品的靈感來源,持續滋養、啟發新舊創作家與讀者。十四行詩有別於形式多變的劇本創作,以固定的體裁和韻律,結構嚴謹卻又情感豐沛的展現了詩人對於愛情,最虔敬的歌詠與遐思。本書共分作三部分,作者邱錦榮教授首先從莎士比亞其人開展,詳盡梳理詩作書寫的時代背景、寫作環境,以及歷史上圍繞著詩作的種種謠言與謎團,並進一步揭示閱讀十四行詩的要點方法,最後以節錄方式,挑選出十四行詩集中的精華,詳盡解析經典。

 

【商籟的搖籃――英國文藝復興】

十四行詩最早起源於義大利,是以十四行文字寫出的短詩或是小歌謠,又被稱為「商籟」(Sonnet)。起初這樣的文體盛行於義大利半島的宮廷中。十四世紀初,義大利半島的佩脫拉克固定了詩文的韻腳,進一步將這種文學體裁發揚光大。十四行詩的內容多半以情詩為主,並受中世紀流行的「宮廷愛」影響,詩人藉由有限的篇幅,著重描繪貴族女子與騎士之間,幽微而細膩的渴慕與情愫。十六世紀初,十四行詩被引進英國,並加入了傳統英詩的元素。包括對於結構的修正,以及音節和韻腳的轉換,經歷當地詩人勤而不輟的耕寫,徹底成為英國當地獨有的文學體裁。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,英式十四行詩在內容上也轉向全新的層次。宮廷題材因為不再能夠滿足於日漸廣泛的閱讀群眾,逐漸受到冷落,取而代之是基於人文主義的思考上,更加多元開闊的主題。包括人性的壓抑與解放、對教會的質疑與批判,以及個人對於愛和美的辯證與幽思。商籟的形式轉換不僅是文學性的變革,背後更隱藏了一整個時代,人與價值的遞嬗。

 

【解密商籟――與莎士比亞同行】

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一共分作兩部分,前一百二十六首獻給一位年輕男性,而後幾首則獻給另外一名女性。詩歌作為一種隱喻性強烈的文體,和作者之間的連結性多半很強烈。而莎士比亞詩作中指涉的對象究竟是誰,被學界視作一個重要的議題研究至今。許多學者認為,除了文學性以外,透過分析詩作中提到的角色與背景,便能夠更加深入的剖析莎士比亞的人格本質與生命軌跡。作者羅列出歷史上對於第一部分提到的年輕男性身分的各種猜想,以嚴謹的筆法探討每一位候選人的可能性。

 

【跟著莎翁學英語――商籟閱讀三步驟】

◤Step1.認識格律◢

在閱讀十四行詩之前,要先理解詩句的音韻與格律。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採用「抑揚五音部」,是最符合英語文發音的自然節律。作者透過具體詩文範例,清晰標示出每句的韻腳構成,先理解輕重音節的分配以及句式安排,從根本結構上掌握商籟的形貌。

 

◤Step2.跟讀◢

在介紹完商籟的結構後,作者進一步揭示具體的閱讀方法。作為充滿音律性的文體,加上篇幅短小,商籟相當適合以朗誦的方式進行學習。商籟以近代英文書寫,具備文學性的美感與口語化的特色。本書以條列的方式,具體解構學習商籟的步驟,跟著書中的指示,便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接近、體察、感悟潛藏在詩句背後,詩人深邃精妙的殷切低語。

 

◤Step3.商籟賞析◢

在本書的最後,作者節錄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,最具代表性的幾首詩文。除了英文原文外,在每一首詩前附有概要說明,同時分節與行數,對詩句進行註解,力求讀者能夠深入瞭解每一句的語意。最後羅列一至二篇翻譯,譯作取自橫跨七十年的文學界優秀翻譯,風格迥異而各有特色,期許讀者能夠藉由不同的角度,賞析十四行詩的形貌。